中国五行与四大元素相互转化

请教高人 五行研究 以及与其他元素的关系

五行观念的萌生稍晚于阴阳,作为五行的基本内容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则早就被人们认识到了。五行最初专指五星(水星、火星、金星、木星、土星)的运行,至战国时代,著名阴阳家邹衍把地上的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这五种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,依照天上星象的五行运动,建立了五行学说,借以说明自然界多种事物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。并将其与阴阳学说结合起来,论述自然界事物的产生及运动规律,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源头。
古代医家把阴阳学说用于医学的同时,也引入了五行学说,用以解释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,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复杂关系。五行学说认为,世界上任何事物均可根据其特性归属于五行,每一类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亦具有与五行运动相适应的规律。
人体是一个小宇宙,是最精确的自我调控体系,五行学说以相生相克理论论述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平衡关系,并将这种自动调节机制称之为制化调节,以此维持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的。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,五脏之间就是相互资生、相互制约的,共同维持整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。
然而,当事物正常的生克制化调节受到破坏,就会出现相乘相侮的异常现象,对人体来说,就是病理状态。
五行相乘:乘是乘虚侵袭,相乘就是相克太过,其顺序与相克一致,相乘是超过了正常制约,克制太过而成为病害。
五行相侮:侮是恃强凌弱,相侮是反克,与相克的顺序相反,是事物的反向克制。为病理状态下的异常现象。
在临床,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不仅能说明疾病的传变,了解病情的预后;而且能调理各脏腑功能,防止病邪传入其它脏腑,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。
参考资料:http://lslnx.zsu.edu.cn/webspace/YABIN/personel_web/index2.htm

三分钟讲清楚四象和五行的关系,易经风水知识

我们都知道五行是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种物质,而五行对我们的一生会有着重要的影响。请继续往下看:
阴阳和五行的关系是怎样的
论阴阳与五行关系
“天地之间一气而已,唯有动静遂分阴阳;有老少、遂分四象。老者极动极静之时,是为太阳太阴。少者初动初静之际,是为少阳少阴。有是四象,而五行具于其中矣。水者,太阴也;火者太阳也;木者,少阳也;金者,少阴也;土者,乃阴阳老少、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。”这里非常明确的指出了阴阳、四象和五行的关系:五行就是四象的另一种表述方式,也就是说五行是由阴阳形成的,即阴阳生五行。
另外,从一些易学大家对四象的论述中,也能看出四象与五行的关系:如宋•刘牧《易数钩隐图》中:孔氏疏谓“金、木、水、火禀天地而有,故云‘两仪生四象 ’。土则分王四季,又地中之别,(故)惟云四象也。”这段论述中非常明确的指出了四象与五行的关系:即四象就是五行中的金、木、水、火。还有很多易学大家认为,四象在时间上为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时,在空间上为东、南、西、北四方,在六神上为青龙、朱雀、白虎、玄武;如高亨在《周易大传今注》中讲:“少阳,老阳,少阴,老阴四种爻乃象四时,八卦由此四种爻构成”。无论是春、夏、秋、冬,东、南、西、北,还是青龙、朱雀、白虎、玄武,在五行上都代表金、木、水、火,也就是说五行中的金、木、水、火为四象。
而五行中的土是四象--木、火、金、水相混合而成的一行,故土为混合物,所以古人以土为脏,在人体类象上以土代表肠胃消化系统。正因为土中什么都有,因此才有“万物土中生”的说法,也正是如此《易经》上以坤为母。土在五行中是个特殊元素。在最原始的演变中是两仪生四象,没有土,此时四象在时空上各自占具了相应的位置。而后在四象扩大自己所占具的时空中,四象间相互交汇,而交汇处便成了混合物,这便是土。中央是四象汇集之处,四象都交汇于此,故土居于中央;而四隅是四象中的每两项的交汇处,故土又寄于四隅(所以四隅的地支都有一个是土,居于四隅的地支除亥水外都藏有土)。
可见,五行是四象的另一种表述方式,四象是由阴阳生成的,故五行也是由阴阳生成的。阴阳和五行是同一哲学体系。
阴阳生成五行后,五行便成了构成宇宙及宇宙中万事万物的五种最初、最基本元素,所以五行第一个含义就是五种最基本的元素。五种最基本元素有各自不同的性质,故五行又代表五种性质,因此五行的第二个含义就是五种性质。五行是由阴阳生成的,而阴阳者乃动静之机,阳的最初性质为动,阴的最初性质为静。一个要动,一个阻碍动,“动”只有受到阻碍才会产生不同形式的动,如一个运动的物体只有受到阻碍才会做减速运动,才会有减速运动的这种运动形式--正因为阴阳的共同作用才产生了五种不同形式的动--五行;五种不同形式的动,自然会有五种不同的性质。世上万物的性质都是运动的结果。所以五行的第三个含义就是五种运动(此时五行的“行”是运行之意),或者说是五种动能。《周易》上对乾卦的解释中有这样一句话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这句话中的“行”就是运动的意思,代表动能。《三命通会》云:“五行者,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也,故谓之五行。”可见,五行代表五种往来于天地之间的动能。(所以,把五行单纯的理解为五种物质,是非常片面的。如不能把“金”单纯的理解为黄金或金属,不能把水单一理解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喝、所用的水……)。
宇宙中的物质,相互间最大的关系就是动能。正如哲学上所说,运动是物质的特性。宇宙中的物质,自身和相互间的性质与关系,都来自于运动,也是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。而在《周易》上用来表示运动和动能的就是五行,通过五行的生克来表示运动的去向和动能的转化形式。
阴阳与五行
中国古代哲学认为:“天降阳,地出阴,阴阳合而生五行”(《李觏《删定易图序论一》》。即五行本原于阴阳之气,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产生五行。“阴变阳合而生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。五气顺布,四时行焉”,“五行一阴阳也,阴阳一太极也,太极本无极也。五行之生也,各一其性”(《御纂性理精义·卷一》)。医|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“阴阳之为五行,有分而言之者,如木火阳而金水阴也;有合而言之者,如木之甲,火之丙,土之戊,金之庚,水之壬皆阳,而乙丁己辛癸皆阴也。以此推之健顺,五常之理可见”(《御纂情理精义·卷十》)。即太极生阴阳,阴阳化五行。就五行之阴阳言,木火属阳而金水土属阴,而五行之中又各具阴阳,木之甲、火之丙、土之戊、金之庚、水之壬为阳,而木之乙、火之丁、土之己、金之辛、水之癸为阴。
世界本原一气,气之动静而为阴阳,气为阴阳之体,阴阳为气之用。阴阳合和化生五行。所谓“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,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”(《御纂性理精义·卷一》)。总之,“本是一气,分而言之曰阴阳,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。五气即二气,二气即一气”(吴澄《吴文正公集·答人问性理》)。一气分阴阳,阴阳生五行,阴阳五行均为气之消息变化。
五行的解说
五行是我国古代哲学理论,属于古人对物质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范畴。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则是古代的朴素唯物,自发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实验的相结合。“五”指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类事物,“行”是运动。这个学说是以五行的属性,联系人体的脏腑器官,并通过五脏为中心,运用“相生”,“相克”,“相乘”,“相悔”的理论来说明一些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,用以总结临床经验。基本内容:以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征。如肝、筋、目属木;心、脉、舌属火;脾、肉、口属土;肺、皮毛、鼻属金;肾、骨、耳属水等。以生克的关系说明脏腑器官相互资生和制约的生理现象,如肝能制约脾(木克土),但脾能资生肺(土生金),而肺又能制约肝(金克木)等等,以此来说明脏腑间有着彼此维系,彼此协调生理活动的关系。以乘侮关系阐述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。如肝病犯脾,是木乘土,治疗应采取抑木扶土法;治疗肺气虚弱,采用健脾补肺,叫培土生金法。由此可见,五行学说贯串于医学的各个方面,并包含着古人的一些宝贵临床经验,也是中国医学的基础理论。它强调事物间相互依存,又相互制约的观点。对古代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。

·四元素说(火,风,地,水)从哪来的,什么时候传到中国,为什么水浒里有有关...

这个应该是本土的吧

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和古希腊的四元素说有哪些主要区别

希腊的四元素应该是没有相生相克的存在。并且五行的话有很多种含义,可以应用到各个方面,医学,风水,天文,地理都行,四元素只是物质组成而已。说到底还是文化底蕴的差别

韦特塔罗牌四元素是怎么回事?

相较於东方的五行学说,四元素说是西方神秘学理论的基础。因此,对於四元素说的来源与论证说法,也是神秘学人所必须要了解的知识之一。
肯定的是,四元素是西方神秘学的根本
其中亦有阴阳论说
以西方的阳、阴而分裂
这种思考是阿里士多德式的世界观
特点是凡世界者必由四元素组成
火为生命
水为神祗
土为地面
风为智慧
学塔罗牌的更要留意
就占星来说
火像代表力量
土像代表坚定、稳定
风像代表社会、智慧
水像代表情绪、感情
一些好的塔罗牌讲解书中会对这些做详细的解释的,56张小阿克那的钱币,宝剑,圣杯,权杖,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元素,这又会和星座结合起来,星座也分四象嘛。22张大阿克那会和卡巴拉之树联系起来,当然了,这个卡巴拉的东西还是不要随便看,密宗就是密宗,我大学的时候夏天坐在没有空调的机房里,看着看着浑身发冷,以后就听知道卡巴拉了。如果你不做占卜师,简单的了解一些就可以了。
塔罗牌很不错,我很喜欢。呵呵

关于五行和四元素

木生火,火生土,是以五行木土为四行地元素。水生木,木生火,水火~风,

展开全文